这几天网传上海要涨电价,起因是有人近期收到了一份几千块钱的电费单。不过很快就被辟谣,这份电费单实际上是因为有人用电太多,触发了第三阶段电价导致(据说一年结算一次,前 11 个月的超额电费也在 12 月电费单上)。

简单科普下就是,目前大部分城市的家庭电价都有三档,大致为:

月用电在 200 度以下为第一阶段,每度 0.5 元左右。

200-400 度,属于第二阶段,每度 0.6 元左右。

400 度以上,属于第三阶段电价,每度 0.8 元左右。

各地的具体区间和电价略有不同,大差不差。

正常家庭通常每月也用不到 400 度电,最多也就是夏天用空调的时候会超标一些,所以平时不太会关注这个第三阶段电价。但今年上海比较特殊,由于你们都懂的原因不少人一直宅在家里,遂导致电费单大增。

德国和日本电费贵的原因,有点自废武功的意味插图

因为关注电力股的原因,我还特意研究过电价问题。大结论就是在有些地方电厂是个发财的大生意,但有些地方就是只赚吆喝,所以会产生完全不同的估值模式。

关于电费问题,我做过一个作业。上表是疫情前全球电价概况。疫情之后由于能源价格的波动,很多地方的电价都出现了几倍甚至十几倍涨幅,不太好做比较。长期看能源价格总会回归,电价应该也会跟着回归。

我国平均每度电大约 8 美分,属于低价区。这个区里基本上都是能源生产地或者比较穷的地方,我国就算比较富裕的了。里面比较扎眼的是我国台湾省,按理说人均 3 万美元也算发达地区了,但电费却和一帮穷哥们在一起。

我读过一个资料,仅台积电一年就要用 141 亿度电,所以电价每上涨 1 美分,台积电就要多付出 1.4 亿美元成本。除台积电以外,岛内还有很多芯片厂,假如当地每度电涨 10 美分,很可能很多芯片公司就活不下去。

大陆也一样,制造业是非常耗电的,如果涨电价的话很多行业就没法活下去,所以拼死也要控制住电价。

除日本以外,东亚地区的电价普遍都比较低。韩国 11 美分、新加坡 16 美分、我国香港 14 美分。香港应该属于沾光,反正电力都是广东那里送过去的,韩国和新加坡都还有大量制造业,低电价应该都是为了支撑制造业。

美国由于有充沛的能源储备,所以电价在发达国家中算很低,这也是美国敢喊工业回归的底气。未来很多都是黑灯工厂,对人力需求不大但对电力需求极大,美国相对便宜的电力价格就是优势。

高电价那档基本都是欧洲国家,最辣眼睛的是日本和德国两个工业强国。人力成本高、电价又那么高,基本意味着很多产业没法在这两个国家生存。

德国和日本电费贵,主要原因都是弃核,有点自废武功的意味。美国有着巨量的原油、天然气、煤炭储量,但照样有很多核电站在运转,从来也没听说要关掉的。

来源:刘备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