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克扬:我自己这些年观察到的一个视角就是,随着年龄的增大,很多人毕业工作后的生活其实都挺无聊的。
虽然每天工作都挺紧张,也经常加班,压力也挺大的,时常还会因为焦虑或担忧一些事情而睡不着觉。
但说实话,很多时候都还是为了日常琐碎的工作而忙碌。
很多人上班的意义就是为了月底能拿到工资,其余的一切都不重要。
当上班变成了例行公事,就会逐渐麻木起来,而这个例行的公事如果自己不喜欢,甚至每天去做的时候都会感到厌烦的话,那就会把上班上出一种上坟的感觉。
每天出门前,心情沉重到极点,只要想到上班还要面对那些人,还要去硬着头皮做那些事,走路的双腿瞬间就能软下去。
那种略带一点绝望的压抑心情,每次来临,都能让一整天都不太好过。
很多人不求上班能开心,只要别压抑,别绝望,别非常痛苦就行了。
有时候,进入一种不痛的麻木状态,反而是好的,因为这样至少不会难过,也不会抑郁。
但是,这样过日子的特点就是,日子一天一天过,自己看起来忙忙碌碌,却又不知道都忙了些什么。
每天上班都盼着下班,都度日如年,却又总是在年底的时候感叹,怎么这一年这么快就过去了?
这一天我到底都做了些什么?和年初的时候相比有什么不一样?
大脑一片空白,什么都想不起来。
而回老家,就会面对这样的问题。
因为不管是父母还是亲戚,朋友或是同学。
大家都一年,或者多年不见了,见了面肯定会互相礼貌性地聊聊最近都忙什么呢?有啥不一样的?发生了什么新鲜事?
尤其是爱你,真心惦记你的父母,都会问你这一年都做了什么,有啥收获没有。
而你好像又是两手空空,头脑也一片空空地回来了。
虽然父母会疼爱你,会说,没关系孩子,这里永远都是你温暖的家,你一无所有了,只要父母还在,这个家就会接纳你。
而你还是无法面对自己又荒废了一年光阴,两手空空的事实。
很多时候,不愿意回去,并不是有多少事情不愿意面对,而是不愿意面对不堪的自己。
@宏桑:因为过年回家比起学习和工作都要复杂得多,未来不可预期不可控制,便会引发焦虑。
因为回老家遇到的问题,并没有像学习和工作一样有「努力≈成果」的公式,而是各种失控。
一、边界入侵
你需要面对你父母和亲戚们对你个人边界的入侵,他们会将自己的「人生经验」尽数传授给你,要求你执行他们那些或是道听途说或是自己都不执行的所谓道理。
一开始你可能还会跟他们说下你的看法,但说多了你就会发现,他们不是来跟你探讨的,他们是发现了「真理」然后单方面来指导你的人生而已。
所以你会开始用糊弄学去糊弄他们,「嗯嗯」「哦?」「对对对」「还有呢?」「确实确实」以求得表面的关系和谐,毕竟大过年的。
可他们往往不满意,他们希望你能像做检讨一样进行深刻的自我批评,发毒誓一定按照他们说的去做,再谦卑地收获他们「孺子可教也」的颔首称赞。
想起需要陪各种亲戚长辈演这么多不知道剧本也不知道台词而且一旦 NG 就会被口诛笔伐「不懂得感恩」「还是太年轻」「吃亏太少」,换谁,谁都焦虑。
二、零和博弈
回到老家,一圈亲戚围坐一块可以聊的话题,无非是工作收入怎么样、对象有了没、房车何时有,然后各自在心里暗暗较劲。
输了的话,你会跟前面一样获得群体安慰奖,赢了的话,地位最高的亲戚就会开出一条对他有利的新赛道,比如说比下一代数量、比人脉、比过去的辉煌历史等,让你披荆斩棘赢得的赞誉和羡慕嫉妒,也都秒变安慰奖。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最多持续几十分钟,然后等这个亲戚走了,又会来个新的亲戚,又会开始新的战争。
想到回去就必须被迫参与这种让每个人都疲惫不堪又不得不参与的项目和规则都未定的周而复始没有尽头的竞赛,自然会感到焦虑。
三、虚无感
熬过了亲戚的边界侵略,熬过了一轮轮零和竞赛,你终于可以躲进自己的房间里了。
你会觉得自己终于松了一口气,可以轻轻松松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了。
手机锁屏一扔,床上一瘫,啊,这真是过了个好年。
这是一个全民焦虑的时代,所有人憋了一整年的焦虑、抑郁、恐惧和愤怒,都需要在这短短的春节期间寻求释放渠道。
但你的焦虑,其实不是因为他们。
你自己,本身就特别焦虑。你也会担心学习担心工作担心对象担心房车贷问题,但是这些焦虑平常你是很少觉察到的,它们隐藏在琐碎的日常里,你可以成功地通过学习、工作、社交缓解这些焦虑。
而当春节这种全民放假的时候来临,没了日常琐事的遮掩,你必须直面这些焦虑,结果就是你连躺平休息都办不到。
所以,并不是回家过年这件事引发你的焦虑,也不是亲戚的洗脑和攀比博弈让你焦虑,而是由于你本来就是一个焦虑的人,而回家过年,扯掉了你掩盖焦虑的诸多遮羞布。
来源: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