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梨 GPT:20 年前,无线 PDA 薅羊毛和智能手机鹊起,我也身在产业中。那时候就有很多的技术问题。比如 WiFi 的硬件和协议栈都是不小的问题。WiFi 在今天看起来稀松平常但 WiFi 是 Intel 在 Centrino 平台上不遗余力的推广才流行起来的,这是 2003 年,当时 IBM 在一栋大楼上的 ThinkPad 广告是「最好的连接就是没有连接」,令人印象深刻。
古老的 Palm VII 使用的是北美的 CDPD 网络,这个词我今天已经不知道怎么缩写的了,在 Tannenbaum 的教科书上应该可以查得到。CDPD 之后有人利用当时寻呼台改造双向寻呼做数据通讯,然后是 GSM 拨号,然后是 GPRS。GPRS 还有一个叫 WAP 的协议,在爱立信 T39 上能看到两行可能 16 个汉字一屏幕的新闻时,大家都很激动。
日本的 Docomo 是那个时代崛起的,大公星二当时在日本的地位大概是今天马斯克在全球的新锐影响力这样。大公星二缔造了 Docomo 服务的奇迹,包括使用一个标准尺寸的屏幕(176220 分辨率),在这个屏幕上显示一个 HTML 子集的内容,这些内容都要走 Docomo 的网关,用户访问第三方的移动页面,Docomo 只抽取 10% 的费用,用户访问某个服务商的移动页面有一个金额不太高的资费封顶,即强制了不限量套餐;最后,每个有手机的人就有电子邮件,这直接导致了很多日本人跨越了电话线 modem 时代,因为手机上有邮箱也有简单的互联网。为什么日本翻盖手机流行,这也是一个解释,因为 176220 当时算大屏,大屏容易碎翻盖设计是一个很好的保护。
Palm 是从摩托罗拉的 16 位处理器开始征程的;8M-16M 内存是顶配,整个 OS 是一个大事件循环结构,实模式,所有的系统 API 都能 Patch,快速开发平台非常友好,有数以万计的软件,有两个我已经忘记名字的第三方应用商店,用户购买软件后下载安装。
Palm 有个重要的 Desktop 软件和 Palm 设备同步,官方经常用「Palm 是 PC 的 companion,而不是 replacement」来宣传。这曾经被认为是 Palm 成功而 Newton 失败的原因。但你看,现在的手机也没有这玩意了,手机虽然不是电脑的替代品,但手机也实实在在的具有独立性。
Palm 后来进化到了 arm 处理器,扔掉了标志性的手写,授权了黑莓的键盘,Treo 600 是一代神器,有个蹩脚的浏览器,能在几十 kbps 级别的 GPRS 上看很少的页面,因为当时大部分页面都不是移动的。
所以虽然 connected,Web 不是 Palm 手机的核心,手机的核心仍然是个人的移动助理,一些小型数据库,从电脑上同步下来和重新格式化的新闻,诸如此类。我们技术人员一扎堆就聊这些应用怎么优化,比如 Push mail 用 ip push 还是短信 push,哪个更加省电更加低资费,等等。
很抱歉我不是故意不去提 Windows Mobile 和 BlackBerry,因为相对而言我更熟悉 Palm,我为这家公司工作过,在公司董事会决定放弃收购苹果转而把资金用于盖楼之后然后走下坡路的那个时期;北美的公司据说有个盖楼定律,一旦开始盖楼就是保守和固步自封的开始,不知道苹果能不能打破这个魔咒。
事实上 Windows Mobile 有过一些很好的设备,大多来自 HTC;微软还有一个 smartphone OS,进一步简化的。他们都是 sophisticated 的操作系统,虽然性能在当时而言有点慢,而且开发上很费劲,但微软是做 os 的专家,产品也更容易和他的桌面软件协同使用,它在竞争中缓慢的超过了 Palm。
BlackBerry 是当时市场上真正的智能手机 No1,在 iPhone 之前。他们的 pushmail 服务赚了太多的钱,以至于公司毫无兴趣把第三方应用搞搞好,用 J2ME 网赚的扩展写程序比前面两个系统更加让人无法容忍,而且终端实在太贵了。
凌辰线报网
我也不是故意不提 Nokia 和索尼爱立信,Symbian 当时有两个版本的 UI,一个是 Nokia 用的 S60,支持小屏幕和按键的,另一个是大屏幕和触摸的,索爱出了几个颇有后来的 iPhone 范儿的产品,但索爱优惠券真不是做软件的料。
我以一个故事结束这个怀旧,PC Mag 的记者在 iPhone 发布后去拜访过 Nokia 的研发总部,赫尔辛基,回来后记者使用了这样的标题「他们在沉船上摆椅子」,记者在诺基亚的研发总部看到所有的卓有经验的 Symbian 工程师都很忙,公司有个大屏幕显示着大家的工作进展,比如电子邮件程序修复了一个支持阿拉伯文的 bug。
++++
写这个帖子是想告诉大家,时代真正来的时候是 10 倍重力加速度的,就像你坐在飞船上听着骨头嘎嘎响脸上全变形;旧时代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带着旧时代的思维定势,必然消失在时代列车的尾气里。
所以你今天看到的 ai 专家技术专家,听他们谈对 #ChatGPT# 的看法,可能看法都有趣有启发,但也可以肯定,这些看法里没有未来会发生的事实。
@杭州金融女民工:喜欢的工作和挣钱的工作怎么选?钱,跟喜欢的事情,并不是对立关系。 真正有本事的人,能把这两样东西,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这个时候就又要来说说我们的校友紫金陈同志了,对,就是那个写了《隐秘的角落》的作家,那个去医院看腰肌劳损被诈骗、去健身房练腰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