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疫情打破了平静的生活,校园也按下了暂停键。我市各中小学纷纷转战“云端”,开始“线上教学”,确保停课不停学,离校不离教。如何在特殊时期做好疫情防控与教育教学并行推进?如何在线上教育教学中落实“双减”要求?带着一系列问题,长春日报融媒体记者专访了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崔国涛。
记者:疫情期间,我市教育部门如何组织全市中小学有效开展线上教育教学?
崔国涛:为切实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有序有效做好疫情期间教育教学工作,从3月9日起,全市中小学校停止线下活动,由学校统一组织开展居家在线学习。我们的主要做法有:
一是强化政策引领,确保规范有序。要求开齐开全国家课程,坚持“五育并举”,严格落实“双减”规定,特别要重视防疫知识传授、线上体育美育、心理健康辅导、家校协同育人、家庭劳动教育、毕业年级备考、个别答疑指导等,全面规范线上教育教学行为,形成一手抓防疫、一手抓教学,一手抓减负、一手抓质量的工作格局。
二是强化技术保障,确保安全平稳。充分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长春因材施教项目“在线考试及作业”平台等,大力提供课程教学资源,提供技术支撑服务,保障线上教学安全顺利。
三是强化经验共享,确保同步提高。建立“线上教育教学交流群”,召开线上教育教学推进会,发掘典型案例,交流推广经验做法,共同提高线上教育教学水平。截至目前,共分享线上教育教学案例700余个,从中遴选优秀典型案例进行系列宣传报道,营造良好教育环境和社会氛围。
记者:线上教育教学可能受到环境、设备、时间等方面的限制,如何保证线上教育教学质量?
崔国涛:为确保线上教育教学质量不滑坡,首先是加强教研指导。针对不同学段、不同学科,制定《长春市中小学线上教学指导意见》,指导学校高质量实施线上教学。组建市、区两级教学指导组近200个,实行教研员包段、包片、包科的“三包”负责制,开展线上视导、线上教研、线上集体备课、线上听课评课。截至目前,市级教研员累计听课、评课、组织集体备课1200余节,确保线上教学富有成效。特别是针对初三、高三毕业年级,通过组织教研员开展“专题微讲座”,拓宽教师备考思路;通过组织名师上好“复习引路示范课”,引导教师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及时为教师提供考改方向、考试动态等方面信息
长春心理咨询培训哪里
,组织开展备考经验交流,提高教师备考指导水平;组织线上模拟检测和质量分析,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树立信心,提高复习质量。
其次是加强帮扶辅导。学校建立关心关爱工作机制,切实做好防疫一线人员子女、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及学习上有困难学生的学习指导和关爱帮扶工作。对因特殊原因不具备在线学习条件的学生,提供必要帮助。对感染新冠肺炎及集中隔离的学生,建立教师包保制度,按照“一生一案”原则,跟踪开展心理疏导、学业辅导,确保“一个都不能掉队”。
同时加强监测督导。制定线上教学质量监测评估细则,建立督查台账和监测评估指标,制定《长春市中小学校线上教学清单化推进表》《长春市中小学线上教学情况调度表》《长春市有留校学生的线上教育教学情况统计表》等,实行“日调度、零报告”,从线上课程设置、资源拓展、进度把控、作业设计、答疑辅导等多个维度,开展线上教学质量监测,及时督导改进,提高教育教学实效。
记者:线上教育教学期间,如何落实“双减”要求?
崔国涛:在线上教学期间,为落实好“双减”要求,我们主要采取了三项措施。
一是规定线上教育教学时间。小学低年级不建议开展线上教学,可由教师指导,家长和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小学中高年级每节课20分钟,每天线上教育教学时间原则上不超过60分钟;初中每节课30分钟,每天线上教育教学时间原则上不超过120分钟;高中每节课30分钟,每天线上教育教学时间原则上不超过180分钟。
二是科学把控教学节奏和进度。严格落实课程标准,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合理把控教学节奏和进度,严控作业时长和总量,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努力实现线上学习“节节清、天天清”,保证教育教学质量,有效缓解学生和家长焦虑情绪。严禁超前过快教学,防止简单地把线下常态的课堂教学照搬到线上,坚决防止因线上教学增加学生和家长负担。
三是帮助学生提升自主管理能力。指导学生优化学习目标
长春心理咨询培训哪里
,完善学习计划,把握居家学习规律,有效提高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能力,强化时间管理、目标管理、行为管理、压力管理,把自己组织起来、管理起来,实现自我约束、自我提高、自我成长。
记者:疫情期间,如何保障居家学生和在校学生心理辅导、身体健康?
崔国涛: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我们高度重视居家学生和在校学生心理辅导、身体健康等情况,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指导各地各校采取有力措施,有效解决疫情防控期间师生和家长面临的问题。
在心理辅导方面,为做好疫情期间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与服务,市教育局整合多方面资源和服务平台,通过多种途径指导各地各校及时掌握学生思想状况,做好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指导广大师生及家长自主选择、合理运用线上资源和平台,有效缓解疫情及线上教学带来的压力。
一是持续强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求各地各校开好线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确保每周至少安排1~2课时心理健康教育线上课程,做好心理防护知识普及工作。目前,全市中小学已全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线上课程。
二是发布省市提供的专业咨询服务。将吉林省公共卫生热线、吉林省总工会、长春市卫健部门、吉林省神经精神病医院、吉林省神经精神病医院朝阳区心理门诊等5条心理咨询热线公布给学生和家长。面向初三高三毕业年级学生,转发公益讲座通知,从心理学角度解析毕业年级疫情时期的心理变化及调适建议;组织收看四期《心理加油站》课程,分阶段指导学生和家长积极预防疫情带来的不良心理影响;鼓励广大中小学生参与《云中书信:一封来自我省中小学校长的信》活动,通过“云中书信”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挫折,全市2万余名学生参加活动,37篇学生回信在平台上进行展播。
三是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遴选专业心理教师和家庭教育志愿者90余人组建两支专家志愿服务队伍,从心理疏导、情绪调适、亲子沟通、习惯养成等多个方面为广大中小学生和家长提供咨询服务和家庭教育指导。截至目前,参加一对一咨询辅导的学生和家长3156人次;参加微信群讲座、抖音广播、钉钉会议等线上直播辅导的学生和家长120.3万人次。
四是持续开通“长春市青少年心灵港湾”。有需求的学生和家长,可登录“长春市青少年心灵港湾”进行预约咨询服务,优秀心理教师义务为全市中小学学生和家长提供线上心理救助和情感支持。
五是推送专题指导微课。组织专家从居家建议、情绪调适、亲子沟通、习惯养成、生涯规划等多个方面录制12节专题微课,在“长春家校社共育”公众平台发布推送,引导家长关注孩子身心健康,共同面对疫情。目前,百万中小学生和家长收听收看了专题微课。
在身体健康方面,市教育局通过《致全市青少年学生一封信》《疫情防控工作提示》等形式,加强体育锻炼的分类指导,引导科学用眼、保持规律作息、合理营养膳食等,确保学生居家期间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