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东玉
编辑:西贝
2019年财报数据显示,美团去年全年营收97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9.5%,实现自成立以来首次年度盈利。值得注意的是,包括小额贷款业务在内的美团新业务及其他板块实现营收204亿元,同比增长达到81.5%,成为美团业绩扭亏为赢的关键因素。
然而,隐藏在这份财报背后的是美团金融一直被质疑的多线布局战略和支付信贷业务居高不下的量。
投诉
从战略布局角度来看,美团金融的布局中规中矩,且整体上慢半拍,在支付、消费金融等领域都错过了行业最佳风口期。同时,美团金融还存在暴力催收、结清证明不给开、高利贷等嫌疑。聚投诉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12日,美团金融累计获投诉量为4055件,解决量1027件,解决率仅25.3%,远低于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平均49.1%的解决率。
对标花呗、白条,美团自身金融属性显弱
根据媒体报道以及部分参与测试的网友消息
美团怎么代付
,美团金融服务部门正在测试一款名为“美团信任分”的产品。
信用分体系其实是对标支付宝的“芝麻信用分”、京东的“小白信用分”、又或者是“微信支付分”诸如此类的产品。其主要功能还是为“美团生活费”提供支撑,比如借贷额度提高、借贷免息等等福利。
美团金融的目前的主要产品完全是对标蚂蚁金服和京东金融,但市场反馈却弱了一截。
“美团生活费•买单”,是一款类似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的信用支付产品。除了“买单”外,美团生活费还有另一个存在形态——“美团生活费•借钱”,是一款类似蚂蚁借呗的小额借贷产品。
“买单”的直接性盈利来源于分期的手续费和服务利息,目前的利息为万分之五。但从“买单”现在的开放额度来看,并不是很高,没有巨量交易额就无法产生规模化利润。
除了“买单”,美团此前上线了“美团生活费·借钱”信贷产品,主打小额贷款,最高可借额度10万,最低日利率0.02%,可分为3/6/12期,还款方式为等额本息,提前结清无违约金,单次借款额度不能低于500元。
据悉,美团生活费放款机构除了旗下重庆美团三快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外,已经包含天津银行、廊坊银行、青岛银行、厦门国际银行等多家银行机构。
不过,目前看来,起步阶段的“美团生活费”项目,营销和运营都在烧钱,这也表明美团目前战略是积累存量用户,重点培养用户先消费再付款习惯。在市场上已有“花呗”等产品的冲击下,美团不仅要面临短期亏损的问题,还要面临自身金融属性较弱的困境。
涉嫌恶意泄露信息
据了解,在“黑猫投诉”平台搜索“美团、借款”等关键词就有117条结果,大多数都是反应美团借款催款的骚扰,涉嫌恶意催收恐吓、短信轰炸、违规收集个人隐私等。
消费者“匿名”在3月28日向黑猫投诉平台反映:“2020年3月20日美团生活费手动还款1057.17元,期间提示错误,再次还款成功,可是却被重复扣了两次2057.17元,多次找客服都是推托会退款,第一次告知3个工作日内退款,可是8天了依然没有任何退款。并告知银行已经受理。但是仍然没有收到退款。”
另外,有用户投诉,美团金融直接把个人借款信息发送到第三方人手机上,并涉嫌恶劣催收。消费者“匿名”在4月2日向黑猫投诉平台再次反映:“美团金融不单不官方处理,还让另外的第三方打电话来骚扰催收。我让该工作人员提供工号,姓名,第三方平台名称对方态度强硬拒绝提供,只说是美团金融委托方。通话过程什么都不听我说,只让我马上还钱。”
早前还发生了一起美团以借贷逾期,用借贷者8岁女儿威胁借款者还款,这件事发生在西安市一吴姓男子身上,只因其逾期了从美团上借贷的12000元。
除此之外
美团怎么代付
,还有两名用户投诉美团生活费“结清证明不给开” 、“高利贷”。
种种迹象表明,美团金融极有可能是把这些债务分发给第三方催款公司,因此才会产生这样的负面消息,作为外卖体系崛起的美团在金融领域确实存在许多问题。
美团靠着美团外卖、大众点评等渠道积累了大量的用户流量、交易数据,为美团金融发展提供了数据支持。但在新金融行业监管趋严的大环境下,金融业务发展的合规运营显得尤为关键。由于自身的金融属性较弱,美团还面临着种种困境。尤其在信用体系建立方面,如何仅仅通过生活服务类大数据建立金融信用体系是个难题,因此才会出现此类“暴力催债”的投诉。
根据聚投诉数据显示,2019年美团金融累计获投诉2141件,解决量760件,解决率35.5%。从月度走势看,自2019年7月,美团金融单月投诉量已超过100件,至12月份达到顶峰,月投诉量为685件;而从解决率看,1月和6月的单月解决率超80%,但自7月份开始就一路下滑,至12月份达到最低,解决率仅20%,回落至历年平均水平以下。可见,随着投诉量的不断增加,美团金融投诉解决率却不增反降。面对持续攀升的投诉,美团金融的处理效率与态度值得商榷。
美团发展之路事故不断,多次受罚
回顾美团金融发展之路并不顺利,自从2015年美团点评上线 “美团支付”开始,美团的支付业务发展的困境似乎没有停止过。
首先因“无牌照开展支付业务”被举报。随后,央行紧急约谈美团点评并责令将支付功能下线并整改。在此背景下,美团点评以13亿元左右的价格火速收购钱袋宝,曲线获得支付牌照。
2017年8月,美团点评又因“代收代付”模式,即做大商户结算违规行为再遭举报,并被支付清算协会调查取证后责令整改。除了屡遭举报外,根据央行公开处罚记录显示,被美团点评收购后的钱袋宝也因违规受到央行的3次行政处罚,而这一系类负面事件也一度令外界质疑美团点评在金融领域的作用和价值。
另外饿了么与口碑合并之后,市场份额不断上升,使得美团应对市场竞争带来的抗压能力也越来越小,或许正因为市场激烈的竞争使得美团不得不入局金融领域。不过现阶段并不是一个好的时机,之前美团在账目亏损下仍然决定不断扩张,使得美团没有在金融领域自身打下坚实的基础,匆匆忙忙的推出买单功能后,反而引来了用户的投诉不满。
由于布局金融领域,如何控制风险获得客户是核心,虽然美团靠着外卖、大众点评等渠道积累了一些用户流量。但来自牌照、监管政策、大数据保护、系统安全漏洞等都将可能在未来对业务发展和财务状况造成不利影响,而金融领域的资质获取、信用体系、用户权益保护又是其重中之重。
落于人后的金融业务
2015年,美团点评CEO王兴喊出最初的金融梦,“打造一个千亿元资产规模的金融事业”。然而,从从大手笔布局到很少提及,美团金融从战略布局角度来看整体上慢半拍,若不是近期“买单”再次刮起的风,美团的金融业务估计也要被众人遗忘。
2018年9月,美团在港交所上市。据当时美团的招股书显示,截至2018年4月30日,平台上约有20.92亿元的应收贷款,但是美团新金融业务开展的情况介绍却是寥寥数字。
就在王兴敲锣的前一晚,美团品牌负责人对媒体表示,过去一年,美团点评包含金融贷款在内的其他服务营收仅12亿元,相比营收339亿元仅占比3.5% 。这距2015年美团成立时王兴喊出的“千亿规模”相去甚远。
美团金融成立的2015年,正是互金巨头厮杀正酣的时候。互金几大巨头:蚂蚁金服、腾讯金融以及京东金融,在第三方支付、保险、理财、消费金融等领域展开全面战争,充分向投资方展示着自己巨大的潜力。以蚂蚁金服为例,在完成B轮45亿美元的融资后,彼时其估值已经达到500亿美元。而反观美团,却连一张金融牌照都难求,仅囿于生态圈流量和资源的金融变现,缺乏足以撬动其金融业务快速发展的亮点布局和手段。
在美团最初设想的金融模式里,拿下支付牌照后布局线下收款终端,辅以平台提供的稳定流量和庞大交易数据向商户投放运营贷款,可以给自己带来不错的现金流和利息收入,同时充分把控商户的还款能力,将其牢牢绑在自己的战车上。
然而,商户贷的发展却并不像美团想象的那样美好。据早先美团的招股书数据,美团投放给商户的待收贷款余额约为14亿元,对比同样开展商户贷款业务的饿了么,其与和蚂蚁金服联手后仅仅用了十个月的时间,向商户投放的应收贷款总额就已达到150亿元,体量超出美团十倍。
B端产品中规中矩的表现,使美团转而瞄向C端的潜在市场。其实早在2016年,美团便与招联消费金融合作推出了个人信贷产品,可是单纯的导流变现不能带来多少实际效益,更不能满足美团在消费金融领域的扩张野心。于是乎,美团悄然上线了一款名为“美团生活费”的个人信贷产品,开始尝试拓展自营消费金融业务。
美团对待个人消费贷谨慎的态度,从侧面反映出了目前互金信贷业务的潜在风险。坐拥3亿多交易用户量的美团固然渴望在消费金融领域更进一步,但在P2P行业爆雷潮持续不断,商业银行与消费金融公司不得不面临共债风险的当下,任何涉及信贷业务的风险都会被放在显微镜下注视。
综合来看,近年来,美团虽然在支付、消费信贷等互金领域全面出击,但却战果寥寥。究其根本,身处互联网第二梯队的美团,在互金风口正盛时,纠结于成本过高等因素,一直犹豫不决没能合规进场,待到市场份额被第一梯队瓜分干净后才幡然醒悟,匆匆入局而自身体系产品的打造尚未形成特色,自然只能落得残羹冷炙。
千亿金融梦还有多远?
这些年,美团虽然在支付、消费信贷、保险等金融领域全面出击,但总体表现不温不火。
去年还别出心裁,发力医美行业。在将医美业务升级为独立的事业部之后,美团·医美“刷屏”上海流量最大的地铁站。
当时用户一拥而上,却被告知没有“买单”功能,无法直接使用美团医美分期。需在美团上选好某个医美方案后,到店选择与商家达成合作的医美分期平台进行分期。
前期为了探路,美团选择稳妥路线,先与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合作。在业务有起色后,美团于2016年11月曲线拿下小额贷款牌照,开始为用户及中小商家提供小贷业务。
目前,美团钱包已上线美团信用卡、借钱、买单、生意贷、理财、美团互助等金融服务。但其中的重头戏还是以“美团生活费”和“生意贷”为名的借贷产品。
但是,凭借这些产品来看,美团的千亿梦想仍然道阻且长。本以为,美团可以朝着自己的金融梦迈进,但由于战略上王兴主张无边界扩张,导致公司四处出击缺乏垂直延展,再加上没有对数据+金融给予足够重视,以及在数据上的一些天生缺陷,导致美团金融处于半抛弃的状态。
时下,且不说蚂蚁金服和京东金融两座大山,还有被称为“TMD新三巨头” 除美团外的另外两家头条和滴滴,此外,不仅有携程、去哪儿、小米、OPPO、360这样的小巨头,还有墨迹天气、美图秀秀等新秀都纷纷入局信贷业务,对于美团来说早已错失先机。而面对资金紧张、金融人才缺失、合法合规问题频出、蚂蚁金服与微信支付的扼制,都是美团金融未能杀出重围的原因。
综合来看,美团在金融领域的布局很深,但是还没有“能打”的拳头产品,距离“千亿规模”的金融梦还很远。
黄峥联手黄光裕:讲什么故事,动谁的奶酪?三问内讧风波中的新潮能源:财报虚实,诉求和障碍何在?消费金融巨头混战之下 那些不得不离开的高管瑞幸“铁三角”:屡试不爽的资本游戏终于栽了开在“互联网”上优势已现,亿联银行首次盈利业绩亮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