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经历过脚后跟疼的情况,长时间站立或者走路后,觉得脚后跟痛,休息一段时间后,症状会逐渐减轻至消失。但过一段时间,脚后跟痛又来了。一般早上刚起床或者坐了很长一段时间后下地走路,刚开始那几步路感到疼痛和僵硬,要活动一下才能缓解。但是如果长时间走路或者站立疼痛感又会加重。

脚部结构-久站!运动后、走路多、足底、足跟痛?插图

足跟痛又称脚跟痛,是一种常见的筋骨类毛病,是指足跟一侧或两侧疼痛,不红不肿,行走不便。是由于足跟的骨质、关节、滑囊、筋骨等处病变引起的疾病。

中医学认为,足跟痛多属于肝肾阴虚、痰湿、血热等因所致。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筋骨失养、复感风寒湿邪或慢性劳损便导致经络瘀滞,气血运行受阻,使筋骨肌肉失养而发病。

脚部结构-久站!运动后、走路多、足底、足跟痛?插图1

引起脚后跟痛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足底筋膜炎、足跟脂坊垫炎、跟腿炎、骨关节炎、跟腱断裂、跟骨骨刺等等。今天说一下最常见的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是一条沿着脚底延伸的组织带,其一端连接到跟骨上,另一端与每个脚趾相连,其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是维持足弓把持力量和支撑力量的必要条件。

脚部结构-久站!运动后、走路多、足底、足跟痛?插图2

足底筋膜炎常见有四个症状,朋友们看看自己有没有。

第一就是疼痛的部位是靠近足跟的地方疼痛。

第二最容易发生疼痛是早上刚起来,脚一踩到地上,或者是休息了一段时间,我们站起来一走路,脚一碰地的时候,这时候痛得最厉害。

第三种情况,第一次脚落地时,足根部针刺样疼痛。稍微行走几分钟,疼痛就会缓解得非常明显。

第四种就是运动之后,而不是运动当时,那这种疼痛会变得非常剧烈,那如果出现了,那很可能是患有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好发于肥胖、扁平足、踝关节功能不好、需要长时间站立的工作人员(比如外科医生)、运动员等。病因主要是因为长期的肌肉韧带失衡,导致软组织损伤的一种慢性无菌炎症,如果不积极治疗,严重会导致局部软组织增厚、黏连、挛缩甚至形成骨刺等改变。

所有年龄段均可发病,以40至60岁之间发病率最高,发病率高达30%。

如果你出现上面这四种情况,我还是建议您要先及时就诊,医生会用手去触摸这个痛点具体在哪里,就是要找到压痛点,做一些基础判断,另外还要通过做B超

脚部结构

,还有X光检查,B超可以帮助我们看看这个足底筋膜有没有病便或者是畸形等改变,X光能够帮助我们去排除一些像骨折、肿瘤这样的一些其它病变。

一般情况下,不建议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因为术后伤口护理不当以及患肢制动都会带来很多潜在的并发症。只有约10%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矫形鞋垫治疗、牵张训练、针灸及小针刀缓解紧张的肌肉组织,和黏连部位。

预防及康复训练:

1、松解足底筋膜、小腿三头肌、胫骨前肌

前后来回滚动网球、泡沫轴,动作要慢,让筋膜和肌肉充分舒展。每组每次3-5分钟,重复2-3组。

脚部结构-久站!运动后、走路多、足底、足跟痛?插图3

2、拉伸筋膜和肌肉

该训练是对足底筋膜进行牵拉,无论在损伤期还是康复后都有必要进行,可以作为长期训练。训练方法:伸展时,坐在地面或椅子上

脚部结构

,用手抓住脚趾向上向后牵拉,直到感觉足底牵开感到舒服,维持该姿势约15-30秒,然后放松。重复该动作5次为一组,每天进行3组训练。

脚部结构-久站!运动后、走路多、足底、足跟痛?插图4

3、强化足底屈肌训练

将一块毛巾放在地上,脚平放在毛巾上,足跟着地,用足趾不断地抓住毛巾,然后放开,每组10-20次。

4、强化胫骨前肌

取坐位,两手于体后支撑,患侧下肢伸直,另一侧下肢屈膝,强力带做成环形。一端固定,另一端套在脚背处,踝关节用力背屈,慢慢还原,反复进行。每天2组,每组10次,以后逐渐增加至每天3组,每组20次。

脚部结构-久站!运动后、走路多、足底、足跟痛?插图5

除此之外,李医生告诉大家,控制体重,避免过胖加重足部负担,选择合适的鞋子,磨损严重、过紧、支持不够的鞋子须及时更换。如果用时间来换算,累计穿过超过6个月的鞋子,一般需要更换。